1972年参加学生乐队担任键盘手[2] 。1974年创作了第一首歌曲《歌》[3] ,1976年正式投入商业音乐创作[2] 。
1981年首度担任唱片制作人,制作歌曲《童年》[4] 。1982年,发行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打破当时流行的民歌曲风,带领台湾流行音乐走向毫无前例的批判与省思风潮[5] ,随后推出《未来的主人翁》专辑,针对民族、时局、传统、社会,进行前所未有的批判,在台湾掀起了热烈的讨论,并有”愤怒的抗议歌手”之称[6] 。1985年创作《明天会更好》后离台赴港发展[7] 。1988年出版第一部文学作品《昨日遗书》[8] 。
1990年创设“音乐工厂”,陆续发表《明天会更好》、《东方之珠》及《皇后大道东》等广受欢迎的国粤语歌曲[9] 并为多部电影配乐获多次奖项。1991《皇后大道东》在香港发行,囊括香港三大排行榜冠军,四首歌曲进榜,震撼香港乐坛[10] 。1990年代初期,大陆歌迷对罗大佑的喜爱到达高点。[9]
2000年,罗大佑首次前往中国各地的举行个人演唱会[9] 。2004年为抗议美国要求台湾协助出兵伊拉克,罗大佑公然在台湾新竹的演唱会中剪断美国护照,放弃美国国籍。[9] 2004年台湾发生319枪击案。罗大佑在随後推出的专辑《美丽岛》中,收录《绿色恐怖份子》歌曲。[9] 2009年与李宗盛、周华健和张震岳创立纵贯线乐队,展开一年世界巡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