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知识常识首页 知识常识分类 切换频道

青少年沉迷网络易患抑郁症,应心理辅导为主

2015-11-22 10:382640
英国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沉迷网络易患抑郁症

      英国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沉迷网络与抑郁症密切相关。这项研究结果刊载于学术期刊(精神病理学)。
外电报导,利兹大学(莫里森)博士研究上网与抑郁间关系。他透过社交网站招募1319名年龄16到51岁的志愿者,让他们在线填写调查问卷,回答上网时间、上网目的和一系列判断是否罹患抑郁症的问题。
结果显示,小部分志愿者有网络强迫症,沉迷于网络世界,宁愿上网络聊天室和社交网站,也不愿意参加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还有1.2%已经上网成瘾。研究人员发现,上网成瘾者的抑郁得分比普通网友高5倍,达到中度到重度抑郁。
但有人批评说,莫里森的研究不够严谨,不过,专家认为,如果沉迷网络,以虚拟世界取代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则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青少年沉迷网络易患抑郁症,应心理辅导为主
青少年沉迷网络应心理辅导为主      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参会各方代表对本月4日卫生部征求《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进行了回应。零暴力、不体罚,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干预应以心理辅导为主的观点被各方代表认同。据介绍,本次座谈由共青团广州市委12355服务台和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等联合举办。
在指导意见中,有“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预方法,(如封闭、关锁式干预),严禁体罚”之规定,这引发各界代表热议。
白云心理研究所张凯旋教授认为,惩罚不同于体罚,缺少惩罚是不可以的。因为惩罚的另外一个意义是要孩子承担责任。青少年代表和家长代表也认为,他们反对体罚,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由于目前我国多数干预机构都是封闭式管理,这引起了家长和干预机构的极大的关注。团市委代表认为,现实来看,封闭式管理对孩子是有帮助的,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以上观点得到与会的家长、孩子、律师、共青团等代表的一致认可。
此外,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未说明众多干预机构到底是属于卫生部门管理,还是教育部门管理?有代表认为,目前的指导意见过于笼统,对这些干预机构的资质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作为干预机构,他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政策,与这个新生事物对接,使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青少年能否服用人参蜂王浆
  生产蜂王浆的上海中药一厂曾作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参蜂王浆对青少年有帮助发育,提高智力的作用,而且效果比较明显。  人参蜂王浆中的有效成分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作用,能加强

0评论2016-06-13176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动力系统紊乱
儿童青少年身上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皆源于家庭系统成员之间关系的混乱与扭曲。决定家庭成员关系的动力是“爱的牵连”与“爱的流动”。因为爱,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可能对另一些成员的疾苦熟视无睹。譬如,在一个“闹离婚”的家庭中,孩子就会“生病”,以此来阻止家庭的分裂。

0评论2015-07-29283

青少年的心理困惑解析
青少年所遇到的心理挫折、负担或困惑,大体上可以从自我心理、性心理、家庭(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及社会适应几个方面来探讨。(1)自我心理。随着心理的成熟,青少年在内心世界有许多复杂的事

0评论2015-05-1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