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日常首页 资讯日常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水母机器人有点牛

2019-08-18 10:0916640

我国水下无人机器人仍存在不少“短板”,如续航能力弱、能耗高、无法实现对固定区域的长时间定点布控。典型的海洋浮游生物,水母通过腔体的收缩与扩张,实现了高效、灵活的喷射式推进,为科学家设计和开发喷射式推进水下仿生机器人提供了重要参考。

好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受水母喷射式推进方式启发,研制了一款机动灵活的仿生机器水母系统,并构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运动控制器,解决了仿生机器水母的三维姿态控制问题,实现了三维空间的仿水母游动及姿态自主调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上。

实际上,水母的喷射推进方式很早就吸引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他们系统性地研究了水母的形态结构和推进机理,并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和介电弹性体致动器等智能材料研制开发了多种仿生机器水母。

“但是,此类仿生机器水母通常速度较慢,灵活性较差,绝大多数都不能灵活自主地调整三维空间的游动姿态,为后续实际应用带来困难与挑战。”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喻俊志说道。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从仿生机器水母的机构设计与运动控制两方面进行了重点攻关。

在机构设计方面,为了模仿水母腔体收缩和扩张运动,该项研究采用多连杆机构设计了仿生机器水母。所研制的仿生机器水母高138 mm,重8.2 kg。

喻俊志介绍,具体来讲,四个多连杆机构呈中心对称地分布在仿生机器水母中心线四周,并附粘一圈橡胶外皮以形成密闭的腔体。通过多连杆机构的运动带动外皮收缩和扩张,实现仿水母式喷射推进。

为增加三维机动能力,研究人员在仿生机器水母机构设计中增加了重心调节机构。利用该机构调整配重块的位置,能够实时调整仿生机器水母的三维姿态。

在运动控制方面,考虑到仿生机器水母建模的复杂性、强耦合和非线性等问题,采用传统控制方法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仿生机器水母姿态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强化学习的仿生机器水母姿态控制器,使仿生机器水母具有自主学习并完成姿态控制的能力。通过一系列仿真及水池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我们研究提出了一种机动型仿生机器水母的机构设计与自主学习姿态控制方法,不仅实现了仿生机器水母三维空间的灵活运动,提高了仿生机器水母的机动能力,而且为高性能仿生水下航行器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支撑。

喻俊志表示,仿生机器水母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揭示生物水母的喷射推进机制提供良好的试验平台,同时还可以通过搭载各类载荷系统,为水下探索、检测以及信号中继等提供更加隐蔽和稳定的载体,甚至可以在将来执行水下救援、水下军事侦察等任务。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做有用的科研
吴宜灿,1964年出生于安徽宿松,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能与核安全方

0评论2020-01-293594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夕云,做科研,何苦之有
陆夕云,1963年出生于江苏泰州,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湍流模型理论和数值模拟、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力学、

0评论2020-01-123537

中国科学院曾庆存科研报国永不悔
曾庆存,男,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

0评论2020-01-122921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科学研究是硬碰硬的事情
王淦昌(1907年5月—1998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奠基者,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独立提出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

0评论2020-01-083141

凤凰花开时 他还在海边
肖宇元生前照片每天晚上睡觉前,四川自贡的游君艳都会打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的网站,与丈夫肖力昇聊一聊上面的新闻。丈夫睡着了

0评论2020-01-013529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举办《苦难辉煌》读书分享会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为进一步落实创新文化发展规划和2019年创新文化工作计划,12月12日举办《苦难辉煌》党史教育读书分享活动。授时中心党委办公室主任曹玉玻

0评论2020-01-013683

“2019梦想夏令营”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开营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多家单位主办的科普公益项目“2019梦想夏令营”,8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新技术园区举行开营仪式。“2019梦想夏令营”成员

0评论2019-08-29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