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渲染在中国产能过剩严重程度,是在为西方“实业回归”造势

   2012-08-11 2350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着投资经营环境恶化和产能严重过剩两重困境,制造业泡沫的迅速膨胀已成为中国经济的软肋。对此,有专家对本报表示,这一论调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西方媒体夸大外企在华经营压力,渲染产能过剩严重程度,旨在为西方“实业回归”老调造势伴奏。

“制造业过去外部需求十分旺盛、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好光景一去不复返了,但目前的情况仍被看好。中国的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小,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必然趋势,然而相对欧美、日本来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在我看来,某些行业呈现产能过剩,反而是好事。”周立说,“这种现象越明显,越能反映问题,让政府和投资者知道,不要再把生产资源集中到这个行业,让市场自己去调节,重新达到平衡。”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锋认为,观察历史上老牌的工业国家就会发现,这些国家制造业的就业占比都超过30%,这样持续50到100年的时间。中国制造业的就业比重目前还没有进入30%的好低基本线,等到进入后,还会有几十年的工业化过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企业大数据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