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下肢有血栓,但是应用的时间较长

   2017-10-26 1870
核心提示:下肢静脉血栓会导致的静脉炎,患者往往是腿部胀痛不已,活动时加剧,休息时减轻,有些人甚至患处红肿,或者下肢出现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
      下肢静脉血栓,以及由此导致的静脉炎。患者往往是腿部胀痛不已,活动时加剧,休息时减轻,有些人甚至患处红肿,或者下肢出现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其罪魁祸首,就是血栓。当代人肥胖、吸烟等不良习惯,是此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调治效果的出自《医宗金鉴》里的经验老方 五香流气饮效果不错。五香流气饮就是主要用行气的办法,来治疗所谓“黄鳅痈”的。黄鳅痈者,和静脉炎基本等同。
 
      所谓五香,指的就是藿香、木香、小茴香、丁香、沉香这五味药。其中的藿香,性味辛,微温,入肺、脾、胃经,功在快气和中。那木香,性味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在行气止痛。那小茴香,性味辛,温,入肝、肾、脾、胃经,功在理气散寒。那丁香,性味辛,温,入脾、胃、肺、肾经,能温中行气,《本草再新》谓之“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还有那沉香,性味辛、苦,微温,入脾、胃、肾经,功在行气止痛,温中止呕。可以说,这五味“香”药都有行气的作用,以疏通气机为要。这体现了加强行气以促进行血的治疗思路。
 
      藿香、木香、小茴香各10克,丁香3克,沉香粉1克(吞服),羌活、独活各10克,僵蚕15克,全瓜蒌30克,银花10克,连翘20克,生甘草5克。
      治血先治气的问题。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在血行的过程中,气是主要的推动者和统摄者。血栓形成,作为一种典型的血瘀症状,用行气的办法来疏导,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这里面“五香”同用,力道非比寻常,因此有些剑走偏锋、出其不意的效果。
 
      接下来看三味通络的药物,这就是羌活、独活、僵蚕。这三味药,一般作为祛风药应用较多。但实际上,它们各自都有不错的通络化瘀的功效。比如说羌活,《本草汇言》就说它可以“条达肢体,通畅血脉”。那独活,性味辛、苦,微温,入肾、膀胱经。《药品化义》说它可以“宣通气道,自顶至膝……”。《本草汇言》则认为它“善行血分”。至于僵蚕,在这里也不是用它祛风化痰之效,而是“通行血脉”之能。至于僵蚕通行血脉的功效,在《本草经疏》里有所记载。
       由于血栓引起静脉炎为中医典型的血瘀日久引发热毒现象,因此我们用金银花、银翘、瓜蒌这三味散结清热解毒之品,令治疗功能愈发周正。
 
      五香流气饮好大的特点,就是治血病,而不用血药。一般的的凉血活血药物,比如丹参、当归、川芎、赤芍、莪术等,在这里统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大队行气通络之药,稍佐清热解毒之品,可谓别出心裁。而在临床上,这样的治法,也的确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比如对很多患者来说,用清热凉血之法,效果一般。但是换上这行气通络的手段,效果往往令人满意。不过此法应用的时间较长,据部分医案记载,有些患者从服药到痊愈,需用百余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知识常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常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企业大数据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