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砖施工若操作不当,易陷入以下常见误区,影响施工质量与耐酸砖使用效果:
1. 基层处理不当
忽视清洁:施工人员常未彻底清除基层的灰尘、油污、铁锈等杂质。这些污染物会在耐酸砖与基层间形成隔离层,降低粘结强度,导致耐酸砖空鼓、脱落。例如,化工车间地面若残留油污,粘结材料无法与基层有效结合,耐酸砖易松动。
基层不平整未处理:基层平整度差,未用靠尺检查及找平,导致耐酸砖铺贴受力不均。凸起处砖体局部应力集中易破裂,凹陷处粘结不实形成空鼓,如地面高低差超标准,会影响耐酸砖铺设质量与美观。
基层含水率把控不严:对基层含水率重视不足,含水率过高就进行施工。水分蒸发使粘结材料产生气孔、空鼓,降低粘结力,像潮湿混凝土基层上铺贴耐酸砖,后期易出现粘结问题。
2. 粘结材料使用有误
材料选择不当:未依据耐酸砖类型、使用环境选粘结材料。如在强腐蚀环境用普通水泥砂浆,其耐腐蚀性差,无法满足要求,导致耐酸砖过早损坏。
配比不准确:不按说明书严格配比粘结材料各组分。以环氧胶泥为例,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比例失调,会使胶泥固化不完全或过快,降低粘结强度与耐酸性能。
搅拌不充分:搅拌粘结材料时,未确保各成分均匀混合。部分区域材料未充分反应,影响粘结效果,降低整体强度与耐腐蚀性。
3. 耐酸砖铺贴操作失误
砖缝控制不当:砖缝宽度不均匀或过窄、过宽。过窄不利于粘结材料填充与伸缩,热胀冷缩时易使砖体挤压破裂;过宽影响美观与整体性,还可能降低耐酸性能,如化工车间耐酸砖缝过宽,酸液易渗入腐蚀基层。
铺贴未压实:铺贴时未用橡皮锤等工具轻敲耐酸砖,使其与基层充分贴合、排出空气。空气残留形成空鼓,降低粘结力,受外力时耐酸砖易脱落。
错缝不合理:在大面积铺贴时,错缝方式不正确,未遵循设计或规范要求。不合理错缝削弱整体结构稳定性,如墙面耐酸砖错缝不当,易出现裂缝、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