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微信诈骗,陌生美女(帅哥)加好友要当心!

   2018-03-18 15820
核心提示:微信诈骗你一定遇到过!防骗要注意,不要随意加陌生“美女”为好友,不要轻易扫码,不要轻易进所谓的金融群。
     网络世界骗局不断,微信弹出一些美女头像用户的好友申请引你上钩,在地铁上收到“创业者”邀请,没细想就互加了好友......。此时你可能就陷入了微信“好友”的陷阱中。下面咱就缕缕常见的陷阱吧!

>>陷阱一

不要随意加陌生“美女”为好友

微信有时会弹出一些美女头像用户的好友申请,不少网友都会习惯性的通过好友验证,殊不知这也许是“温柔”的陷阱。这些加你的“美女”们大多数是理财产品的代理,或者和你聊天时会发送一些虚假的付费链接,有些干脆是假借做你女朋友行骗。

已有不少人陷入了这种陷阱。据媒体报道,3月4日,王先生报案称,当天中午收到一女子的微信好友请求。添加好友后,女子发来网拍任务,让他帮忙按要求进行操作。随后,王先生通过支付宝扫码支付4491.96元,后发现女子不回微信,意识到被骗。

微信上如有陌生美女打招呼,请一定拒绝;如不慎加上了好友,请务必删除,以防被骗!

微信案例诈骗大总结,看看你是否遇到过! 微信案例诈骗大总结,看看你是否遇到过!

一般而言,这些美女和你成为好友后,一开始并不急于表明身份,而是从情感话题入手。一步一步取得你的信任,一段时间后才会露出他们的真面目。无论他们一开始如何显得和你“有缘分”、“聊得来”,好后的目的仍然是你的钱。


微信美女的常见骗局:

①红包骗 清纯美女主动加你为好友,随后在聊天时说:“帅哥,我刚才买东西,还差9元钱,我红包里面的钱不够,你能先发下给我吗? 算我借你的,明天一定还你。”等你明天找她还的时候,她消失了。

类似的骗局还有:“哎呀,我打的后发现钱包忘记带了!发个50元红包吧”;“哎呀,我这么漂亮,发个十元红包吧”。

②原油骗

这种骗局通常的对话情形如下:

“大哥,我觉得你挺亲切的?”

“嗯。”

“大哥,我觉得你挺有气质的。”

“还好吧。”

之后美女会每天早晚发来问候,“纯友谊”和你聊一段时间。

然而,总有这么一天她会提出:

“你平常都做什么投资呢?”

“没有什么投资。”

“给你推荐个投资项目吧,原油,比投资房子赚钱多了!”

如果你轻信了美女的推荐,等待你的只能是血本无归。到时如果想找美女哭诉,你会发现自己早就被拉黑了。类似的骗局还有“大哥,炒黄金吧!”、“大哥,炒白银吧!”

③苦情骗

陌生美女通过“附近的人”加你好友,随后正常攀谈一个月左右。等你觉得感情日渐深厚时,美女会突然开始“卖惨”。例如:“我和我弟弟刚上班2个月,现在公司突然倒闭了,老板跑路了,想回家,但是没有车费,之前身上仅有的2000元也作为押金交给公司了,现在也要不回来了,请借1000元给我们姐弟俩作为路费,我们一回到老家立刻打给你。”

如果你相信了对方的话,一旦收到你的钱,这位美女好友就会立刻消失。

④彩票骗

加好友以后,这类美女会让你注册彩票网站,告诉你肯定会赢钱。当你犹豫不决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注册以后,你会发现第一笔投注(通常充值金额在10元以内)果然赢钱了。

在你尝到甜头放松警惕后,美女会继续让你加大投注额度,你会发现自己继续赢钱,但几天后对方会告诉你网站即将关闭,好后“再搏一把”。如果在这个时候你选择投注,那么这笔钱将血本无归,而你的美女网友也不可能再和你联系。

⑤赌局骗

这类美女会在微信上约你线下见面,然后就会把你带去喝茶或者喝咖啡。一开始聊得气氛很好,随后美女就会叫来几个朋友,提议玩“斗牛”之类的赌钱游戏,而好后输的一定是你。

⑥连环骗

这种“美女”会在聊天时,告诉你她的闺蜜经常在朋友圈炫耀男朋友的转账金额。诸如“520”、“1314”、“3344”之类的。如果你一时激动,也转一个“520”发过去,美女不会立刻点开,而是会问你敢不敢发个“1314”,甚至“3344”。这时候她依然不会点开,让你觉得她是一个不为金钱心动的人。好后她会突然因为一些“急事”向你求助,要一笔金额更大的借款。如果你信任了她的人品,将钱转过去,那么美女就会收钱之后,将之前你发的每一笔转账都点开,并且从此消失。

⑦裸聊骗

这类情景的对话通常如下:

“帅哥,裸聊不?”

“收费不?”

“100元聊20分钟。”

于是你发给了美女100元红包,此时美女会找个借口称离开几分钟,而在这段时间里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

⑧约炮骗

这类骗局通常比较直接,美女直接约你线下开房。如果你轻信了她的邀请,那么当你们在酒店里的时候,美女的“男友”就会适时闯入,“捉奸在床”,并威胁要对你不利甚至报案,好终目的就是让你赔钱“私了”。(中国青年报)


>>陷阱二

遇到地铁“扫码族” 千万要警惕

“先生,我现在在创业,能否帮个忙,关注下我的微信?”不少人在地铁上会收到“创业者”如是邀请,如果你产生了同情心,互加微信好友,没准就落入了营销陷阱。

利用陌生人的同情心,通过扫码推广的方式把陌生人跟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联系起来,进而变成自己的客户。其实,这是一种变相推销。

据成都地铁工作人员介绍,地铁上求人扫码的多数都是假借创业名义的营销人员,让乘客扫码后推销购买相应产品,这类二维码多为营销号、微商号。

甚至会出现有毒二维码,一旦扫到很有可能出现个人信息、银行卡资料被窃取、资金被盗刷等情况。


防骗提醒:

网警不建议乘客扫码。首先,二维码背后可能是一条手机木马病毒的下载网址。扫码后会让手机中毒,然后窃取银行卡资料,盗刷资金。其次,二维码背后还可能是个恶意APP的下载链接。扫码后,给手机下载一个恶意APP或假冒网购、支付应用的APP,一旦在这类APP上输入支付账户密码,就会被盗刷资金。再次,二维码的背后还可能是钓鱼网址。扫二维码可以网购免单的诈骗时有发生,当受害人扫描一个二维码后,会出现一个仿冒知名网购平台的网页,受害人在网页上输入账户密码就会被记录,然后资金就可能遭遇盗刷。(工人日报)


>>陷阱三

这些微信红包群隐患大 请速退出

3月2日,微信团队发布了一则重磅公告,公告中表示: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利用网络从事赌博活动,网络赌博不但违法,且极易衍生出欺诈等恶意行为,严重影响微信用户的正常体验。

微信官方表示,经过核实取证,依据《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及国家相关协议规范,已对6000多个涉赌微信群进行限制群功能处理,并对4万多个账号进行限制功能使用或限制登录等阶梯式处罚。同时,对于从线下转移到微信上的赌博行为,微信也会积极配合警方处理。

在微信团队公布的违规群示例中可以看到,利用微信群进行的赌博,通常以抢红包的形式进行。与普通亲友群偶尔抢红包不同,这些违法的微信群从建立开始就以赌博为目的,群成员的主要活动是抢红包,群主还会从中抽成。(工人日报)

防骗提醒:

警介绍,微信红包赌博方式有很多,不管是哪种方式,群友只要参与进去都赢不了。 “外挂”总是如影随形,可以控制红包的尾数、大小,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也有玩家利用微信群里的“转发红包”的功能,将红包转到自己的群里,保证自己抢到大点数,“免死”和“抽头”的规则设置也让群主稳赚不赔,庄家用“外挂”只赢不输,只剩下群里的玩家,一次次地发出红包。

据警方介绍,判断“抢红包”是不是赌博,关键就看组织者是否从中营利。按照《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开设赌场的,都将构成犯罪。以营利为目的的“抢红包”群,是一种新型赌博形式,其群主的行为就等同于“聚众赌博”开赌场,属于犯罪行为,群成员“抢红包”也是涉赌的违法行为,要受到治安处罚。(中安在线)


>>陷阱四

“克隆好友”借钱 千万要小心

2016年,南京一女网友报警称,有人在微信上冒充自己找好友借钱,对方的头像、昵称、个人资料和自己完全相同。在对方发来的好友申请截图中,可以看到骗子特别备注了“误删好友重新添加,请通过”。

民警表示,虽然好友昵称和头像能更改,但其微信账号无法改变。遇到微信好友重复加你,要查看其微信账号是否正确。

“好友”发来微信语音借钱,隐蔽性更高,更需警惕。

据报道,前段时间,通过微信发送语音“借钱”的新型骗术在多地悄然出现。骗子在骗取他人微信号的过程中,其实就已骗取了他人微信的语音信息,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增强版微信”,转发他人微信语音,从而骗取钱财。

防骗提醒:

如有他人在微信上提出转账请求,需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本人;养成设置好友备注的习惯,帮助辨别“克隆”好友;若发现微信账号被盗,应及时冻结账号,并通知其他好友切勿上当;尽量不要将QQ和微信互相关联,以免发生两号同时被盗的情况。(工人日报)


>>陷阱五

这类“伪红包”骗钱 千万别领

前段时间,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疑似遇到了被人利用“微信红包”骗取钱财。市民张先生称,自己曾经在微信收到过一个红包,红包的外观看起来与正常的微信红包十分相似,所以并没有多想就点开了红包。点开后却发现,这个“红包”变成了一个页面,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觉得情况不对,张先生就退出了页面。

无独有偶,市民程女士也遇到了与张先生类似的情况,不同的是,程女士按照页面的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并输入了微信钱包的支付密码。接收完红包后,程女士接到一条微信钱包的转账信息,提醒她微信钱包中的钱已被转走。

这种“骗钱红包”的形式除了常见的模拟成“微信红包”,还可能冒充“微信语音”。2016年,一名网友曾在微博中发布消息称,自己收到了一条语音信息,点开之后,语音信息摇身一变,成了领取“红包”的链接,打开链接中的红包,会让填写个人信息。

防骗提醒:

微信中收到的类似“微信语音”的图标链接是伪装成红包诱导分享的病毒,能盗取微信密码,市民不要随便点击。(北京青年报)



遇到微信诈骗怎么办?


一、关于诈骗罪的处罚规定

诈骗罪依据诈骗公私财物的金额不同而做出了不同的处罚规定: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属“数额较大”,30000元以上属“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属“数额特别巨大”,因各地区经济差异,在立案标准上会有稍微改变。


二、关于遇到诈骗罪的处理

1、及时报警

遇到微信诈骗,当事人应当保留相关聊天记录及所了解到的对方的相关信息,及时到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报警。

2、如有对方的详细信息,可以到人民法院去起诉维权。

起诉时注意需要有确定的被告信息,个人需要对方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单位需要有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等。

3、立案与报警

一些当事人被骗金额可能相对较少,比如200元,那么警方立不了案,当事人是否还有必要去报警?

不管是否能够达到立案标准,只要遇到微信诈骗,您都应当第一时间去报警处理,及时报警才能尽快帮您追回被骗的财物,并不是只有立案才能帮大家找回被骗的财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企业大数据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