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涉及各县市和19个重点镇

   2018-12-04 4110
核心提示:聊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涉及各县市和19个重点镇,聊城中心城区为市域中心城市,临清城区为市域副中心城市,茌平县城、东阿县城、莘县县城、阳谷县城、冠县县城、高唐县城等为县域中心城市;顾官屯镇、沙镇镇、郑家镇等19个小城镇为重点镇, 其它各镇为一般镇。

2030年聊城市域总人口规模为690万,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8%,城镇人口468万人。规划市域城镇形成五级规模体系,分别为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重点镇和一般镇。


聊城中心城区为市域中心城市,临清城区为市域副中心城市,茌平县城、东阿县城、莘县县城、阳谷县城、冠县县城、高唐县城等为县域中心城市;顾官屯镇、沙镇镇、郑家镇等19个小城镇为重点镇, 其它各镇为一般镇。


强化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加快城乡人口向“聊茌东”都市区集聚,推进各县(市)人口向县城集聚,适度向少数有条件的重点镇集聚,撤并、收缩一般小城镇规模。规划2030年聊城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80万,临清城区、阳谷县城、茌平县城常住人口规模达到30-50万人,高唐县城、东阿县城、冠县县城、莘县县城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0-30万人;19个重点镇和3个规模较大的一般镇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其它各镇镇区常住人口规模在一万人以下。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两带”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 心


“一心”即聊茌东都市区。通过聊城中心城区与茌平县城、东阿县城的互动发展,形成多组团、绿心型的发展模式,成为带动聊城市域、辐射三省交界区的核心增长极。


两 轴


“两轴”即郑济城镇发展主轴、京九城镇发展副轴。郑济城镇发展主轴依托郑济客专(济聊城际)、济聊高速-德商高速、青兰高速等国家级通道,串联聊城中心城区、茌平县城、东阿县城、阳谷县城和莘县县城,是未来聊城推动济聊一体化、联系山东半岛、联动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发展走廊。京九城镇发展副轴依托京杭大运河及京九铁路,串联临清、聊城中心城区、七级镇、阿城镇、张秋镇,是聊城市域空间发展的历史主轴线,也是联系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通道。


两 带


“两带”即聊邯城镇发展带和聊德城镇发展带,分别串联聊城中心城区、冠县县城、郑家镇、东古城镇、博平镇、高唐县城等城镇,是从聊城中心城区向周边中心城市经济联系、辐射带动县城的市域内部发展带。

 


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产服务、基础工业、公共服务七大核心职能,推动聊城全市域城镇功能组织模式重构。


在具体空间布局上各类核心职能呈现出差异化的格局。现代农业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阳谷、莘县、冠县为副中心,沙镇、东古城、朝城等为节点。先进制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高唐、临清、茌平等为副中心。商贸物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临清、高唐、烟店等为副中心。文化旅游以中心城区和临清为核心,以东阿、阳谷为副中心,张秋、七级、阿城等特色镇为支撑。生产服务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临清、茌平、阳谷、莘县为副中心。基础工业以茌平、阳谷、冠县为核心,古云为支点。公共服务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各县县城为副中心,镇为节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企业大数据 :鲁ICP备16014150号-8